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|
|
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| |
| |
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!”。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,让我们共同学习,树立防震意识,保障生命财产安全。一、地震含义 地震,是地球内部由于急剧破裂而产生的震波,这种震波会在一定范围内引发地面的振动。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,有时在一段时间内,地震频繁且强度大,这被称为地震活跃期;而在另一段时间内,地震活动则相对较少且强度较低,这被称为地震平静期。同时,地震的地理分布也受到特定地质条件的制约,这些分布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。二、当地震来临时,身处室内时该如何躲避呢?1.地震时,应迅速躲到墙根、墙角或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中,保持身体紧贴墙面,减少晃动。2.若条件允许,可随手取些被褥、枕头等柔软物品,将其置于头部,以保护头部免受重物砸伤。 三、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,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? 1.首先,要仔细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什么,避免盲目移动物体或身体。2.接着,检查自己是否有受伤迹象,若无大碍,可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向外缓慢地移动身体。3.若已遭受严重外伤,应尽力用衣物或其他可用物品进行伤口包扎。4.若出现骨折情况,务必保持冷静,不要轻易移动,以免加重伤势,耐心等待救援。 四、在废墟中应如何保护自己呢? 1.在废墟中,首要的是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,相信自己能够挺过难关。2.避免大哭大叫,因为这样会迅速消耗体力。3.尽量休息,闭目养神,以保存体力,等待救援。4.在寻找食物和水的同时,若身体有伤,应设法进行包扎,并多休息。 五、公共场所人群混乱时,有哪些自我保护策略呢? 1.在公共场所遭遇混乱时,首要的是保持冷静,并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,以确保自己能够有序地行动。2.如果不幸被拥入人群中,应立即将双手交叉置于胸前,以保护自己的重要器官和头部。3.在拥挤的环境中,应利用自己的肩部和背部来承受外部压力,尽量保持身体平衡。4.若发现自己无法从人群中脱身,千万不要试图往相反的方向奔跑,而应跟随人群的移动方向前进,同时注意防范摔倒的风险。 | |